网站公告:

  没有公告

推荐内容
最新发布
论文论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论文论著 >> 正文
中小学信息资源浪费的原因和对策

作者:王建军    文章来源:沧州市第一中学计算机教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6

 

摘要:中小学信息资源浪费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来自学校内部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机构设置、组织协调方面,学校外部原因主要集中在整个资源建设体制以及行业标准规范方面。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张:合并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四级资源建设体制,规范软硬件资源标准,做到资源共享。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在推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校校通”工程以后,国家注入了巨大的资金,然而相当多的校园网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各个中小学校,资源浪费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站在一个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对资源浪费的各种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一、  学校管理方面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协调不力造成资源浪费

1.多部门并存,工作职能交叠

在一些中学,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学校,电教中心、网管中心,甚至还有资源中心或者数字图书馆多部门并存。有些实力雄厚的学校,竟然出现了多网共存的局面。(例如:某单位有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部门,它们都建有自己的网站,网络中心是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远程教育网,图书馆所建网站是为了供学生进行电子阅览。三个部门都建有信息资源库,有许多相同的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资料 [1]。)多部门鼎立,虽然说各有各的职责,但是共同目标都是辅助教育教学与管理,而且工作的形式和使用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相同性和互补性。

纵观近几十年学校教育媒体的发展,从以幻灯、投影、录像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媒体,到以课件为主要形式的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乃至现在处于主流地位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无论哪一种形式其本质都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手段和工具而已。然而,“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教学”、“精品课程信息化”等等层出不穷的名词概念,混乱了人们的思想。一些管理者把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分开来看,区别对待:在流行以课件为主要形式的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时候,计算机部门便参与到现代教育技术中来;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网管中心又应运而生。如果管理者不能从教育技术的高度对诸多技术概念的加以统一,没有认识到它们对于辅助教育教学与管理具有共同的本质,那么多机构设立在所难免。于是机构职能交叠、资源重复建设,甚至出现了“同一件工作要么都想管,要么都不管”的局面。这种状况必然导致资源浪费。

2.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

在多数的中学,电教部门或网管部门以“组”为单位,隶属于教务处或者教科室。然而它们的管理又绝对不同于学科教研组:从硬件建设看,直接关乎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建设;从软硬件管理和辅助教育教学、辅助校务管理看,直接面对全校各个科室单位;从部门内部看,方方面面的工作又需要很强的组织协调。而电教部门或网管部门的直接领导——教务处或教科室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一线教师出身,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是外行。作为最基层的干部不能直接从事业务的管理和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和组织协调从工作效率上看是不尽人意的。这是导致资源浪费的另一层原因。

3.仓促上马,处境尴尬

许多学校在投入网络建设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又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人才准备。还一些单位对校园网的建设出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具有一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也不乏攀比心理。但是,巨额投入不但没有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还带来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而且新的传输系统和系统的维护,又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不少学校逐渐地失去了进一步开发建设的信心,教学网络面临尴尬的局面。

4.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资源功能难以充分发掘

在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无论是电教人员还是网管人员,无论是经济待遇还是身份地位都无法与一线教师相比,甚至和宿舍管理员、后勤工勤人员属于同一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定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省级评审单位,都处于绝对弱势状态。本文无意强调身份的高低荣辱,但是很多教育技术人员却因此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起来出工不出力,流于表面应付。教育资源浪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诸多状况或多或少地普遍存在于各个中学。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认识,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建设不是出于实际需要,而是当作任务和门面。因此,才出现忽视教育技术部门建设、忽视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等状况。

 

(二)对策

1.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相关软硬件资源

首先整合电教和网管部门。电教部门掌管着诸多传统媒体的软件资源并具备相当的制作技术,网络部门掌管着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软件平台,无疑,前者可以为后者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后者可以为前者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在硬件方面,两个部门更能够相互配合:教室里一般都使用电视机作为网络终端显示设备,可以满足音视频、图片等网络资源的使用需要,当电视屏幕过小不能清晰观察图片细节或表格文字时,可以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室、报告厅的投影设备。视频资料一直是以电视播放的形式使用的,只适合于集体化教学,如果采集、上传到服务器中,就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实现个别化、小组化学习,而且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新课改以后,无论学分制还是选修制,无论是研究式学习还是传统的集体授课,都要求有灵活的教学方式,整合后的教学网络无疑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其次,剥离信息技术教学部门。所谓剥离信息技术教学部门,实际上是指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微机房管理相剥离。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信息技术教学等同于其它学科教学,便于实施统一的教学管理;二是将学科教学专用的微机房,转为全校共享资源。

时下数字化图书馆的提法很是时兴,本文认为不妥。因为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电子音像资源关系非常密切,纳入图书馆管理肯定不方便于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如果把教育技术机构与图书馆合并为资源中心,从名称上看,也只是强调了教育技术的软件资源服务功能,其所承担的管理职责诸如电教技术培训指导、多媒体教室管理、媒体硬件维修维护等等难以用“资源中心”来囊括。不过,在图书馆设置较多数量的计算机终端用于电子阅览和个别化学习是非常适宜的。简而言之,网络可以无处不在,数字化网络资源到底归属图书馆还是别的单位,还应该遵从管理和使用的方便。

2.合并后的部门以“教育技术 * *”命名,为中层单位,由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员负责

本文认为,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信息技术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同样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至于教学网络,在丰富了教育教学形式的同时,也摆脱不了其工具性的本质。“电化教育”,这一传统名称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能概括“信息技术”等全新的概念。“教育技术”的涵盖性最强。

3.加强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

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突飞猛进。90年代初的电教毕业生学的还是传统媒体那一套,参加工作没几年,就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了。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鼓励自学,开展集体教研,定期选派技术骨干脱产进修或参加技术培训。

4.重视技术人员的待遇

 

二、软件资源方面

关于网络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的原因有一个使用广泛的比喻:“有了高速公路没有汽车跑,有了汽车跑没有货物拉”。言外之意就是由于软件资源的匮乏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软件资源并不少,关键是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多少,能够利用起来的又有多少”[2]。显然,后者认为软件资源的质量不高和利用效率偏低才是造成资源浪费的要害所在。下面谈一下本文的认识和体会:

(一)中小学拥有的教学软件资源以及使用状况

通过购买、收录、复制等渠道获取的各种音像制品,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影碟、光盘等等。其中少部分是随教材而来,使用率较高;更多的内容属于参考资料性质,使用率较低。在购买的光盘资料中,成套的配合教材开发的商业化产品使用效果并不好。很多内容基本上是课本搬家,实用性很差。有一些做得很好的软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能完全照搬,但是也不能将其拆解取其可用之处,十分可惜。另外,商业化的资源产品有一个开发周期,比起教材发行来具有一定滞后性,新教材的变化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到资源产品中。非教材的电子音像资源也有使用很好的情况。本人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天文选修课,一些天文方面的视频资料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极大欢迎。网上学习、观看资料电影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在全国天文知识竞赛中得到大奖,并获取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由老师们自制或者和技术人员合作编制的课件。这些课件数量不多,但多数是为了参加各种评优课而制,都是精品。可是由于这类资源凝结了老师们个人的大量工作,因此保存在个人手中,很少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另外,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说极大丰富。但是,很少有这样的网站,能够在上面方便地下载到较多的可用资源。老师们多数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海选”出适合的材料。资料的搜集、使用、保管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

从实际工作中看,学校内部软件资源的建设更多的时候是迎合检查评比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参加各种优质课的评比活动。真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够利用这些资源的只是少数既感兴趣又技术熟练的一些教师。

(二)本文的观点和主张

信息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供给和实际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简单说就是,资源供给的内容是否是教学所需,资源供给的方式能否方便使用。

当前的普通高中教育——尤其是在重点高中,还是围绕高考的应试教育,教育教学活动还是以知识传授、习题演练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就不足为奇了。

软件资源使用不方便,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潘克明先生的一句话最为贴切:“我们给农村中小学进行资源评定的时候发现,资源非常多,而且在众多的资源中也不乏质量比较高的资源。资源不是少,而是我们的老师们,我们的使用者不知道有没有资源,和到哪里去找资源。[3]

从学校个体来看,软件资源的确存在或多或少的现象。如果将各个学校乃至各级电教馆、教育电视台、电大的资源合并在一起,却相当相当可观了,即使减去内容重复的部分,其数量也非常庞大。也许有人会耻笑这个想法过于幼稚,但是哪一级事业单位的资源建设不是政府在买单呢?因此,本文认为软件资源建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属公共事业性质,由政府投资;另一部分由企业开发,遵循商业运作模式。在政府投资这一块,可以采取四级资源建设制,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校级。四级部门资源建设的范围、重点和服务的对象各不相同。校级资源的建设应着眼于校本课程等具有本校特色的资源或者上级资源库中没有的内容。校级资源中优秀的产品还可以通过认定共享为上级资源。以此类推,各级资源建设既要适合自己的能力,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到既不和上级资源重复建设,又能满足本级服务的需要。对于国家级资源建设,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研制省地级部门没有能力完成的项目。为了避免同级部门的资源重复建设,上级资源部门应当有宏观的统筹与调控。属于公用资源的也可以交由下级部门完成,然后纳入本级资源,供全体下级部门使用。

新课改以后,教材的选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四级资源建设体制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一需求。

资源建设必须遵守《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在做到既能共享公用的同时,还要能够让老师们根据具体需要修改调整。

 

三、市场方面

教育信息化为相关教育产品孕育了广泛的商机。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各种网络平台系统、网络终端产品、数字化的周边媒体,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软硬件产品都缺乏强有力的行业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一些已经进入中小学的产品存在较大的瑕疵:网络终端产品质量不过关,时好时坏;软件系统不完善,稍许的外部干扰或者非法操作即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另外,地市级做产品代理的小公司更是多多,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难以保障。有的学校教学网络之所以闲置,是因为网络运行不畅直接造成的。

由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很容易联想到日本索尼公司Beta产品的没落。Beta系列产品使用小1/2规格的录像带,其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其它国际品牌的产品,甚至在便携性上更胜一筹。然而,因为产品规格与大多数厂家生产的大1/2规格不能互通互用,惨遭淘汰。当前,我国网络教育产品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一些公司独立开发的教学网络产品,从技术设计到产品结构都具有其独特性,一旦公司转产或倒闭,已经售出的产品很难得到维护、修缮或者升级。这是教育资源浪费又一个潜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军儒.校园网应用误区分析及建议.

http://218.22.0.27/lunwen/L01122730.htm

[2] 罗娴.教育信息化:应用残缺.

http://shenzhen.ccw.com.cn/xxh/200407/0726_01.asp

[3] 潘克明.对后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http://news.ccidnet.com/art/2049/20051021/355151_1.html

 

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64

ISSN1671-7503

CN22-1044/G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一中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一中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沧州名人网

    版权所有 沧州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7 免责声明
    地址:上海路南侧、狮城公园以南、河北工专以北、迎宾大道以西 市内公交车16路直达
    冀ICP备05017444号
    本网由:沧州市第一中学文宣处主办 博川网络 提供网站建设及技术支持